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日夜不停工作的发动机。给它输送“燃料”(血液和氧气)的管道,就是冠状动脉。得了冠心病,犹如心脏的“油路”堵了,那么到底什么是冠心病呢?
所谓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单地说,就是这些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出了问题。究其原因,最常见的是血管内壁长了“斑块”(像水管里的水垢),或者血管痉挛变窄了,甚至被血块堵住了。血管变窄甚至堵塞,心脏肌肉就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这就叫心肌缺血。如果不管它,轻则引起心绞痛(胸口闷痛),重则导致心肌梗死(部分心肌坏死),甚至可能猝死,对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
谁更容易得冠心病?
冠心病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它和一些“危险分子”关系密切:
“三高”是主力军: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
伤心的习惯:吸烟(包括二手烟)。
家族影响:如果近亲(如父母、兄弟姐妹)有冠心病,您得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年龄与性别:年纪越大风险越高,男性通常比女性风险更高。
生活方式拖后腿:不爱动、爱吃油腻高盐食物、长期压力大、睡眠不好等,都在悄悄为冠心病“铺路”。
冠心病检查有哪些?
看清心脏问题,需要冠脉CTA和心脏磁共振两大“护心镜”。它们作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帮了大忙!冠脉CTA和心脏磁共振是诊断和评估冠心病的两个“利器”,它们各有绝活,联手出击能让医生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冠脉CTA:给心脏血管拍个“高清照片”通弘网
CTA是一种高级的CT扫描仪,配合打进去的显影药水(造影剂),就能给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拍出清晰的三维照片。
它能找到“堵点”,直接看到血管哪里变窄了、堵了多少(狭窄程度),位置在哪,范围多大,犹如给血管做“交通路况检查”;还能看清“斑块”,分辨血管里斑块的性质(比如是软的、容易破的危险斑块,还是硬的安全斑块),帮助预测风险。
CTA还有以下优点:
无创:不用插管到心脏里,痛苦小、风险低(与传统“冠脉造影”相比)。
快速方便:检查过程通常很快(几分钟),特别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或排除冠心病。
心脏磁共振:心脏功能的“精密检测仪”
心脏核磁共振是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给心脏拍“电影”,看它怎么跳动,还能看心肌的状态。
它能测“力气”:最擅长精确测量心脏的收缩力(泵血能力)、舒张能力(放松能力)、大小和形状,是评估心脏整体功能的“金牌标准”;还能查“伤情”:清清楚楚显示哪块心肌缺血了(供血不足)或者梗死了(已经坏死),范围有多大,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更可以看“疤痕”:如果发生过心梗,它能精确测量心肌留下的“疤痕”大小和位置,预测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对长期随访和查看治疗效果特别有用。
心脏核磁共振还有以下优点:
无创无辐射:无创、没有X光辐射,安全,适合反复检查和长期随访观察。
检查手段强强联手效果更好
冠脉CTA和心脏磁共振各有千秋,也各有局限:
冠脉CTA需要打显影药水,肾功能不好或对药水过敏的人可能不适合。
心脏磁共振检查时间相对长一些(约30-60分钟),机器空间比较窄,有幽闭恐惧症、体内有某些金属植入物(如老式心脏起搏器)的人可能做不了。
互补才是“王道”:
冠脉CTA主攻血管结构——看血管堵没堵、堵在哪、斑块啥样。
心脏磁共振主攻心脏功能——看心脏跳得好不好、肌肉有没有受伤或坏死。
两者结合,医生就能获得血管+心脏功能的完整拼图。
只有综合检查,判断出最精准的结果,才能选择下一步治疗是该吃药?放支架?搭桥手术?还是暂时观察?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方案,让治疗决策更精准更到位。
【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心脏影像诊断亚专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常规开展冠状动脉CTA成像和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每年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6万余人次,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4千余人次,均位于全国三甲医院前列。亚专科成员已开设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及特需门诊,提供心脏影像报告深度解读、疑难病例分析、优选检查方案等工作内容。
(作者分别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通弘网
炒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